摩根資產管理針對香港人的理財習慣進行網上調查,4至5月透過雅虎網站的廣告連結,訪問1,610名網絡用戶,當中586名是20至29歲人士的「80後」,58%受訪者以置業為儲蓄首要目標,平均希望於33歲前賺到第一個100萬元,並且希望於55歲前可以退休。
希望就係稀望,理想就係你想,實際上24%每月儲蓄金額少於2,000元,47%表示沒有定期儲蓄或投資;52%的原因是沒有多餘資金投資,43%則表示缺乏投資理財智識。大部份曾經嘗試尋找不同投資或理財資料,但未能明白當中內容,或無法判斷哪些產品適合自已。即使儲蓄,有42%計劃用於旅遊,30%用於購買心愛物品等消費享樂用途上。
現實是殘酷的,該調查的發言人表示,若每月只儲2千元,恐怕要250年才可儲夠600萬元退休。假設買300萬元的樓宇,做七成按揭即需要90萬;如每月可維持儲5,000元並投資,即使投資年回報可高達7.8%,也要長達10年才能儲夠90萬。退休果一筆,筆者按下不表,集中講買樓的部份。
買300萬單位,不是90萬首期就可以拿鎖匙落樓,佣金要30,000元,印花稅1.5%就是45,000元,律師費市價大約5,000元,還有一大堆雜費,即使不計都要額外多付80,000元。每月供樓,按七成,按揭利率2.5%:供20年月供要11,128元;即使拉長到30年都要供8,298元;要月供低於5,000元嗎?要拉長到84年,月供才降到4,987元。即使公一份婆一份,每月合共10,000元,把年期改為23年月供也要10,012元。
即使用到九成按揭,首期降至30萬,那80,000元駛費逃不了之餘,還要付按揭保險,供30年每月要10,668元,現在已經不可以做更長的按揭了!
講了這些老生常談,帶出的結論是:置業的先決條件,是一個家庭每月長期拿到15,000-20,000元「剩餘」出來,因為就算親戚朋友或者政府資助首期,起碼都要有錢個個月供樓,那些月儲二千五千又說要置業或退休的人,是不是在夢話?即使樓價怎樣跌,出現發展商零首期,甚至回贈,沒有財務紀律,沒有儲蓄習慣,買樓都是不可能。講到尾,置業是一個理財問題,想買樓的話,旅遊或消費享樂便要遲一點了!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